欢迎访问金马云物流网站

在线客服

400-828-9559

很高兴为您服务!

在线咨询 微信关注 法律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航运信息 >> 【利好】央视关注!厦门海事局在全国首次试点开展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

【利好】央视关注!厦门海事局在全国首次试点开展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

 

12月24日,厦门海事局在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介试点开展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相关工作,并正式对外发布《国内航行船舶证》。

 

对本次改革的报道

 

本次新闻发布会共吸引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福建电视台、厦门电视台在内的20余家中央驻厦及地方新闻媒体参加。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宗泽、福建海事局法规处处长康加赐、厦门海事局局长陈传全、厦门海事局副局长郭志强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航运公司代表共40余人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

 

会上,陈传全局长首先介绍了试点开展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试点船舶范围、办理流程等。

 

随后,李宗泽副秘书长介绍改革在厦门试点的重要意义。

 

发布会上,海事部门还对媒体提问进行了解答——

 

新华社记者 付敏

 

试点改革如何解决不同证书之间有效期限不同的问题?

 

厦门海事局副局长郭志强:

目前,《国内航行船舶证》所整合的六本船舶证书有效期并不完全相同。其中,船舶国籍证书与最低安全配员证书都是五年一发,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有效期仅一年,船舶电台执照也存在三年有效期的情形。为克服这个问题,从最大限度便利相对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经深入研究,我们首先确定“合一”后的这本《国内航行船舶证》有效期与国籍证书保持一致(五年有效),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经上级授权,通过调整其他证书有效期时长、以及年度签注等方式来协调原有各证书间有效期不一致的问题,这样,“合一”后的《国内航行船舶证》可“一证”随船五年。

 

厦门电视台记者 熊伟

 

“多证合一”能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将给厦门营商环境带来哪些变化?

 

厦门海事局局长陈传全:

在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中,航运企业对船舶证书申办周期长、跑办次数多的问题反映较为集中。厦门海事局在遵循法源的基础上,将六本证书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合并,这是海事行政管理制度的一场改革,这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证书格式,不再保留原有证书的名称,将六本证书的信息集中在一起。这次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使船舶的证书数量大大减少,办证的时间和环节大大缩短,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

 

至于这项改革将会给厦门营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这项改革是海事部门主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 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所做出的一个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改革本身就体现了厦门经济特区敢为人先、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先进理念。二是通过“减证”让船舶“多跑少等”,有利于促进提高航运经济效益。三是改革有利于海事部门从行政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更好地开展法律政策研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而更好地保障厦门港海上交通安全、维护海上交通秩序,为厦门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交通报记者 龚仁智

 

“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对交通强国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要如何推动?

 

福建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处长康加赐:

“多证合一”改革试点,是对现有船舶证书管理制度和海事政务服务制度的改革创新,将极大地简化船舶证书、便利航运生产、优化营商环境,是海事部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措施和体现。厦门海事局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在前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试点方案得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福建海事局的批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将为后续直属海事系统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这是厦门、福建乃至全国航运界的一件大事。

 

下一步,福建海事局将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指导下,继续支持指导厦门海事局做好试点改革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对试点改革的批复要求以及2020年全国海事系统年度法治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按既定方案与时间节点,抓好试点改革工作推进,及时研究解决试点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厦门辖区试点船舶顺利换证、尽早享受改革成果。与此同时,要明确试点工作仅仅是改革的第一步,其核心目的是要为后续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海事管理改革进行探索铺路,因此一方面要鼓励符合条件的船舶都参与到试点改革之中,以便充分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困难和问题,积累改革经验;另一方面要积极提炼总结试点改革的工作成果,更深入开展国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研究,争取将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实现由点及面的推广。

 

当天下午,厦门海事局政务中心向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的“鹭江7号”和爱联(厦门)石化有限公司的“海供167”签发了首批两本《国内航行船舶证》。

 

王骏元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申办员

 

我们轮渡公司的船比较多,以前分开办证,哪怕有绿色通道,也要花20来天,来来回回跑好几趟,还要提交一堆法定材料,现在申办只需要5天,材料一张申请表搞定,省时、省钱,省人力和工作量,我们很满意。

 

吴进伟爱联(厦门)石化有限公司海务

 

我们公司就一条船,整个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围绕着这条船来开展。可想而知,如果因为证书办理耽误船舶正常开航,公司的损失是很大的,这次新申领的《国内航行船舶证》有效期是5年,我只要跑一趟就成功办理了,今后五年只需要通过年度签注就可以保证证书有效,船跑得多,我们就赚得更多,这个改革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很好。

 

快速读懂“多证合一”改革

 

No.1

 改革内容

具体来说,此次改革包含两个“合一”。

 

一是船舶证书的“多合一”。符合试点条件的船舶原持有的《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或者财务保证证书》《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证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标识码证书》《船舶电台执照》等六本法定证书将由一纸化的《国内航行船舶证》替代。

 

二是船舶证书申办流程的“合一”。厦门海事局通过审批流程再造、政务中心“一站式”集中办理改革,可为相对人提供“一纸申请、一次性申办、一次性发证”的“快办快结”服务。

 

No.2

 改革的关键数字

 

改革后,原六本法定证书累计44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长将减少至5个工作日,压缩工作时限89%;

 

原来申办六本证书需要提交近30项材料,现在最多可减少26项材料;

 

申请人由原来办六本证书至少跑四趟海事政务中心变成享受“最多跑一趟”服务。

 

No.3

改革预期成效

 

粗略计算,试点开展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可至少为拟在厦门辖区试点的300余艘港内作业船舶累计节省运营成本逾千万元,平均单船节省运营成本近五万元。

 

正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李宏印副局长评价:

在优化营商环境与建设交通强国的大背景下,这项试点工作对海事部门而言是监管服务的提速增效,对行政相对人来说是运营投资的减负增效,是双赢;试点工作可以理解为我们海事管理体制内对政务服务制度的一场改革,唱响海事系统“减证便民”最强音,实质上,是敢于突破执政理念的革新。该项工作的试点落地,是海事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为推进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海事方案”,书写了划时代的新篇章。

 

厦门海事人将不辱使命,认真推进改革相关工作,在实现船舶证书“一纸化”的基础上,为未来“运—检—航”船舶证书审批体制融合积累经验,推动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更多“厦门经验”,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厦门力量”!

 

  • 微信平台二维码

  • 金马云物流App下载二维码

  • 下载金马云物流APP

服务热线:
  • 物流部:0523-89161268
  • 船舶部:0523-84900380
  • 安全部:0523-84986522
  • 保险代理部:0523-81163323
  • SMS办公室:0523-84985980
  • 3G值班电话:15161055322